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3月10日下午,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率队赴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考察调研,重点了解创新中心建设进展,并就科教人一体化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温岭市副市长林晓敏及相关部门领导、创新中心主任傅建中等陪同,台州学院副校长韩得满、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科技处及智能制造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
朱坚一行首先参观了创新中心展厅,详细了解数控机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应用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启动区医疗器械刀具中试验证中心,对创新中心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攻关能力表示高度关注。

朱坚一行参观创新中心展厅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创新中心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创新中心的建设成果与发展规划。作为浙江省十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为目标,聚焦工业母机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成立仅两年便取得诸多突破,主导申报的“浙东工业母机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显著提升了地方产业竞争力。负责人表示,中心将持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助力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双方座谈会
朱坚对创新中心的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台州学院与温岭前期合作基础好,要充分发挥应用型大学在驱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他指出,台州学院立足"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办学使命,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路径,通过政产学研融通创新生态构建,有效激活人才创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强劲动能。
针对校地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朱坚提出三个战略着力点:一是强化问题导向,构建"高校+平台+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深化人才共育共用、科研联合攻关、成果高效转化等关键领域合作,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与价值倍增;二是勇担改革先锋,以浙江省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试点为契机,重点聚焦创新要素畅通流动、成果互认共享、产科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等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形成“1+1>2”的系统集成效应,加快畅通高校-平台之间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三是聚焦战略需求,重点突破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林晓敏在发言中表示,台州学院与温岭市合作渊源深厚,温岭研究院在我市机床工具、泵与电机、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他表示全力支持台州学院和创新中心开展教科人一体化试点工作。他提出,双方要加大深入合作,台州学院是家门口的大学,创新中心是温岭市打造的高能级平台,从人才有序流动、科技项目攻关等方面强强联手,为温岭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强调,双方要加快成果应用落地,温岭市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革,离不开科技创新,更要加快成果转化应用落地,最终助力温岭市打造数控机床产业集群新高地,实现“三力”协同发展。
此次调研为台州学院和创新中心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契机,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深度融合,开启学校和平台共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