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医化学院】学术讲座: 朱克龙《硫杂环带芳烃及其超分子化学》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24-04-08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 |
硫杂环带芳烃及其超分子化学 |
报 告 人 |
朱克龙 教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
报告时间 |
2024年4月12日上午9:30 |
报告地点 |
医化学院第二会议室 |
报 告 内 容 简 介 |
报告内容: 碳氢纳米环带特别是其中的锯齿型碳纳米带及其氢化产物的成功构筑可为碳纳米管的精准合成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新策略。自1954年提出设想结构以来,它的合成研究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化学家。在碳纳米环带中引入杂原子(S,O等)不仅可以解决高张力环带分子合成的难题,同时也赋予了纳米环带分子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我们通过分步桥接的控制合成策略,精准地合成一系列具有氧、硫原子双桥连的新型纳米分子带,并通过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及紫外可见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杂原子桥连顺序可以导致不同大环空腔体积及构型,进而使得该类大环呈现出丰富而特殊的主客体化学。例如碗状的环酚噻嗪纳米带对富勒烯C60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络合;而另一个具有相似化学组成的桶状环酚噻嗪纳米带则对[2,2]环蕃分子具有识别能力,并能形成特殊的“环嵌环”型超分子复合物。这类环酚噻嗪大环的多样结构及其特异的主客体化学不仅证实了其作为新型的超分子主体的潜力,也进一步丰富了纳米分子带的研究。 朱克龙教授简介: 2004-2009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起在加拿大温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6年加入中山大学,现为化学学院教授,博导。先后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期从事于超分子化学与材料领域研究,在设计与合成新型大环分子、人工分子机器及配位聚合物材料(MOF)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在Nature Chemistry、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化学期刊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性论文60多篇,撰写英文专著2章,研究成果被多次亮点评述于Nature,C&EN,Synfacts,ChemistryWorld等。担任广东省化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
|
承办学院 |
医药化工学院 |
发布日期 |
2024-4-8 |
欢迎广大教师、学生参加! |
文:张玉琢/图:无/审核:申士杰/责任编辑:孙晓俊